您好,欢迎访问夹江外校幼儿园
成长热线:0833-5601666孩子在前,老师在后——剪纸游戏案例
夏琰
(夹江外国语实验幼稚园,四川 夹江,614100)
[摘要]《3-6 岁幼儿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指出:“幼儿园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它是促进幼儿学习与发展的重要途径。而活动区游戏是实施《3-6 岁幼儿学习与发展指南》的重要形式。”因此,发挥活动区游戏的有效教育价值具有重要的意义。教师首先要研读《指南》,转变教育观念,在活动区材料的投放方面进行探究,支持幼儿的游戏活动,以开放式投放游戏材料的形式为主,引导幼儿的游戏行为,幼儿控制材料,真正体现幼儿自主游戏;其次以案例教研为重点,提高教师在观察记录和适时介入两方面的专业能力,有效把握活动区游戏实质,有效推进幼儿自主游戏的行为。本文以剪纸游戏为例,旨在培养幼儿主动处理问题的能力和教师的适时介入水平。
[关键词]剪纸游戏;案例;自主游戏;介入
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它具有自由、自主、自发的特点。那么如何使幼儿成为游戏的主人,让幼儿自主游戏呢?首先,给予幼儿选择和决定权。游戏中,幼儿应该有自主决定权。在开始游戏前,我会提问幼儿,和谁一起玩,玩什么,怎么玩……每个幼儿积极回答后自主选择游戏,旨在支持幼儿的游戏活动,以开放式游戏为主开展游戏。
幼儿资料
姓名 | 雪雪(小名) |
性别 | 女 |
年龄 | 6岁 |
特点 | 该幼儿是一个身心发展比较良好的幼儿,乐于帮助别人,富有责任心,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自我约束意识。 |
一、实施背景
《指南》中健康领域明确提出:5-6岁幼儿能够沿廓线剪出由曲线构成的简单图形,边线吻合且平滑。自从学习了一个有趣的剪纸课程以后,本班幼儿就爱上了这项手工活动,为提升幼儿剪纸能力,于是便买了几盒剪纸让幼儿锻炼。在选择剪纸材料时,尽可能地选择一些简单图形,例如:卡通图形、对称图形、英文字母等,使得幼儿更加感兴趣。
二、观察记录
观察时间 | 2019年3月5日 |
观察地点 | 班级教室 |
观察者 | 夏琰 |
观察目的 | 观察幼儿在剪纸游戏中是否感兴趣;是否能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
刚投放剪纸进美工区时,幼儿特别感兴趣,雪雪也是其中一员,当说到“游戏时间”时就迫不及待冲到美工区拿上一盒剪纸并邀请几位幼儿一起剪纸,第一次剪纸,雪雪就充当负责人,帮助其他幼儿拿他们想要的纸,雪雪拿到一张字母的问:“你们谁要这一张?”月月说:“我要!”,又拿到一张瓢虫的图案,可是没有人想要,于是雪雪就把这一张放在了一旁,就这样,每个人都选择了自己想要的剪纸图案,把不想要丢在一旁,大概每个人拿了5张左右,开始了剪纸。(废纸屑满桌子满地都是)雪雪剪完了一张后问我:“夏老师,可以把它带回家吗?”我回答:“当然可以啦!”雪雪又问:“那我现在可以去睡眠区放在书包了吗?”我点头同意。于是每个人都兴致勃勃地把剪下来的第一个成品放进了书包。放完书包以后雪雪又回来拿起下一个图案继续剪,继续放,继续剪,继续放……如此循环。大概这个游戏持续了20分钟,其余的幼儿都已经离开了剪纸游戏的桌子,雪雪还在剪纸,在看到已经没有人和她一桌游戏之后,她也想参与其他的游戏了,就快速的把手里的剪纸剪好(没有之前的耐心了)拿去书包里放下,趁机到其他的场地去游戏。只剩下满地满桌的纸屑、没有送回家的剪刀和椅子。
三、分析评价
(一)积极行为
在游戏开始前,雪雪对剪纸游戏有很大的热情和兴趣,具体表现在当老师一说完游戏开始后主动参与剪纸游戏。游戏过程中,雪雪主动承担起“小组长”的责任,负责发放剪纸材料以及主动向老师建议把成品带回家。
(二)消极行为
1.雪雪在发现有的图案没有人想要之后,没有把这些图案固定放在一个地方,而是随便乱放,这就导致了会有幼儿混淆、杂乱。
2.自愿承担起“小组长”的义务,但是当地上有废纸屑时却没有主动提出来捡起来。
3.雪雪把第一张成品放在书包后又继续剪第二张,又继续放书包,这样的方式没有合理安排时间和任务。
4.雪雪在看到其他幼儿离开这个游戏之后,自己也变得没有那么多的耐心了,缺乏了专注力。
四、总结评价
在此次游戏结束之后,我请本班幼儿先进行自我评价。
师:“我们来评价一下这次的剪纸游戏,你们都剪了什么图形呢?”
幼儿(争先恐后):“喇叭花!”“雪花!”“冰激凌!”……(好看易剪的图案)
师:(把剩余的剪纸拿出来给幼儿展示)“你们看,还剩下了哪些图案呢?”
幼儿:“字母”“数字”“狮子”……(简单的数字和复杂的图案)
师:“为什么剩下的全是数字和字母呢?”
幼儿一阵沉思。“是因为不好看!”“不好剪”
师:“那大家都不想要这样的图案,这剩下的怎么办呢?”
幼儿又是一阵沉默。过了一会儿。
雪雪:“我们可以这样,每个剪纸的小朋友都先剪两张这种字母的图案,再剪其他的。”(大家一致赞成)
师:(内心很满意)“那就是我们剪纸区的第一个规则。那我请雪雪来评价一下你们这次剪纸游戏玩儿的怎么样?”
雪雪:“我觉得这次玩儿的很好,每个小朋友都很开心。”
师:“你们倒是开心了,刚刚有一张小桌子告诉我,他不开心,因为他的肚子上全是废纸,还有剪刀呢!”
雪雪:(突然想起来没有收拾整理区角)“我们的剪刀忘了送回家、没有把(剩下的)剪纸放进盒子里、还有垃圾(废纸忘了放垃圾筐)……”
师:(特别欣慰)“那怎样才能让这些事情不再发生呢?”
雪雪:“制定一个规则吧!”(主动提出来)
师:“那雪雪先来说说看吧。第一是先剪两张字母的图案,第二呢?”
雪雪:“第二是不能乱丢垃圾,我们可以准备一个专门的垃圾筐,把废纸放在里面。”
师:“那为了节省空间,可以剪完后把自己剪下的废纸屑捏成一个小球放在筐子里,你们觉得可以吗?”
幼儿:“可以!”
于是在剪纸角有了幼儿提出来的两个规则:第一是先剪两张字母的图案;第二是不能乱丢垃圾。
五、支持策略
剪纸教学是幼儿园游戏教学活动的重要内容,通过对剪纸教学质量的有效提升,能够更好地激发幼儿对于传统民间艺术的喜爱。对于幼儿的动手能力、想象能力和审美能力等综合素质能力都有提升作用。剪纸教学符合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通过肉眼可见的图形、色彩以及真实的创作过程,使幼儿感受到教学活动的乐趣。剪纸教育对幼儿生理方面的积极影响:益于培养良好艺术审美力;益于锻炼活跃大脑思维力;益于提升协调身体健康能力。在幼儿对该游戏产生兴趣时,教师不能打击幼儿的兴趣,而是要培养幼儿的兴趣,并为幼儿提供适宜的环境和氛围。
在幼儿遇到问题时,不应盲目介入,适时介入,教师应为等待者,在教师发现问题后并没有像以前一样很着急的指导幼儿该怎么做,而是选择当一名等待者。当把节奏慢下来,会发现幼儿更愿意主动地去承担责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此次活动中,教师则采取先描述自己看到的场景,支持幼儿发现并描述问题。接着如果幼儿没有想出更好的解决方法,可以提示幼儿向同伴求助。最后幼儿如果没有答复,那么等待并认可幼儿的沉默,鼓励幼儿再次尝试这种方式,使得幼儿自我约束,增强规则意识。
六、支持策略效果
在接下来的剪纸游戏中,雪雪在剪完一张纸之后自发的把垃圾捏成团放进垃圾筐里,顺带清理了自己和身边幼儿掉在地上的纸屑。还在剪的过程中,主动承担起“监督员”的责任,提醒剪纸的小朋友把自己制造的垃圾捏成团放进垃圾筐里,并在游戏结束后,主动把垃圾筐里的垃圾倒掉。
七、反思
在与雪雪的家长进行沟通时,家长介绍到,孩子的榜样是父母,在家里为孩子树立良好榜样。并帮助幼儿了解基本行为规则,如红绿灯的遵守。体会规则的重要性,学习自觉遵守规则。
在幼儿园的区域活动中,教师应做到创设情境,让幼儿体会没有规则的不方便,鼓励他们讨论制定规则并自觉遵守。对幼儿表现出的遵守规则的行为要及时肯定,对违规行为给予纠正。
结束语
幼儿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也需要一个完全自由的时空才能不断地在错误的过程中摸索寻找到一个最有效的办法。只有孩子在前,老师在后,帮助幼儿发现矛盾的症结,而不是直接介入,拿出现成的答案。当一个等待者,静待花开。让幼儿有一个自我展现,自我纠错的机会。
参考文献
[1]汤彩萍.幼儿园开发剪纸园本课程的价值[J].学前教育研究,2013(7).
[2]余雯娟.幼儿园剪纸教学选材初探[J].时代教育,2015(8).
[3]蔺雅琼.谈幼儿剪纸教学活动的意义及有效性策略[G].学周刊,2019(17).
孩子在前,老师在后——剪纸游戏案例
夏琰
(夹江外国语实验幼稚园,四川 夹江,614100)
[摘要]《3-6 岁幼儿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指出:“幼儿园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它是促进幼儿学习与发展的重要途径。而活动区游戏是实施《3-6 岁幼儿学习与发展指南》的重要形式。”因此,发挥活动区游戏的有效教育价值具有重要的意义。教师首先要研读《指南》,转变教育观念,在活动区材料的投放方面进行探究,支持幼儿的游戏活动,以开放式投放游戏材料的形式为主,引导幼儿的游戏行为,幼儿控制材料,真正体现幼儿自主游戏;其次以案例教研为重点,提高教师在观察记录和适时介入两方面的专业能力,有效把握活动区游戏实质,有效推进幼儿自主游戏的行为。本文以剪纸游戏为例,旨在培养幼儿主动处理问题的能力和教师的适时介入水平。
[关键词]剪纸游戏;案例;自主游戏;介入
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它具有自由、自主、自发的特点。那么如何使幼儿成为游戏的主人,让幼儿自主游戏呢?首先,给予幼儿选择和决定权。游戏中,幼儿应该有自主决定权。在开始游戏前,我会提问幼儿,和谁一起玩,玩什么,怎么玩……每个幼儿积极回答后自主选择游戏,旨在支持幼儿的游戏活动,以开放式游戏为主开展游戏。
幼儿资料
姓名 | 雪雪(小名) |
性别 | 女 |
年龄 | 6岁 |
特点 | 该幼儿是一个身心发展比较良好的幼儿,乐于帮助别人,富有责任心,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自我约束意识。 |
一、实施背景
《指南》中健康领域明确提出:5-6岁幼儿能够沿廓线剪出由曲线构成的简单图形,边线吻合且平滑。自从学习了一个有趣的剪纸课程以后,本班幼儿就爱上了这项手工活动,为提升幼儿剪纸能力,于是便买了几盒剪纸让幼儿锻炼。在选择剪纸材料时,尽可能地选择一些简单图形,例如:卡通图形、对称图形、英文字母等,使得幼儿更加感兴趣。
二、观察记录
观察时间 | 2019年3月5日 |
观察地点 | 班级教室 |
观察者 | 夏琰 |
观察目的 | 观察幼儿在剪纸游戏中是否感兴趣;是否能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
刚投放剪纸进美工区时,幼儿特别感兴趣,雪雪也是其中一员,当说到“游戏时间”时就迫不及待冲到美工区拿上一盒剪纸并邀请几位幼儿一起剪纸,第一次剪纸,雪雪就充当负责人,帮助其他幼儿拿他们想要的纸,雪雪拿到一张字母的问:“你们谁要这一张?”月月说:“我要!”,又拿到一张瓢虫的图案,可是没有人想要,于是雪雪就把这一张放在了一旁,就这样,每个人都选择了自己想要的剪纸图案,把不想要丢在一旁,大概每个人拿了5张左右,开始了剪纸。(废纸屑满桌子满地都是)雪雪剪完了一张后问我:“夏老师,可以把它带回家吗?”我回答:“当然可以啦!”雪雪又问:“那我现在可以去睡眠区放在书包了吗?”我点头同意。于是每个人都兴致勃勃地把剪下来的第一个成品放进了书包。放完书包以后雪雪又回来拿起下一个图案继续剪,继续放,继续剪,继续放……如此循环。大概这个游戏持续了20分钟,其余的幼儿都已经离开了剪纸游戏的桌子,雪雪还在剪纸,在看到已经没有人和她一桌游戏之后,她也想参与其他的游戏了,就快速的把手里的剪纸剪好(没有之前的耐心了)拿去书包里放下,趁机到其他的场地去游戏。只剩下满地满桌的纸屑、没有送回家的剪刀和椅子。
三、分析评价
(一)积极行为
在游戏开始前,雪雪对剪纸游戏有很大的热情和兴趣,具体表现在当老师一说完游戏开始后主动参与剪纸游戏。游戏过程中,雪雪主动承担起“小组长”的责任,负责发放剪纸材料以及主动向老师建议把成品带回家。
(二)消极行为
1.雪雪在发现有的图案没有人想要之后,没有把这些图案固定放在一个地方,而是随便乱放,这就导致了会有幼儿混淆、杂乱。
2.自愿承担起“小组长”的义务,但是当地上有废纸屑时却没有主动提出来捡起来。
3.雪雪把第一张成品放在书包后又继续剪第二张,又继续放书包,这样的方式没有合理安排时间和任务。
4.雪雪在看到其他幼儿离开这个游戏之后,自己也变得没有那么多的耐心了,缺乏了专注力。
四、总结评价
在此次游戏结束之后,我请本班幼儿先进行自我评价。
师:“我们来评价一下这次的剪纸游戏,你们都剪了什么图形呢?”
幼儿(争先恐后):“喇叭花!”“雪花!”“冰激凌!”……(好看易剪的图案)
师:(把剩余的剪纸拿出来给幼儿展示)“你们看,还剩下了哪些图案呢?”
幼儿:“字母”“数字”“狮子”……(简单的数字和复杂的图案)
师:“为什么剩下的全是数字和字母呢?”
幼儿一阵沉思。“是因为不好看!”“不好剪”
师:“那大家都不想要这样的图案,这剩下的怎么办呢?”
幼儿又是一阵沉默。过了一会儿。
雪雪:“我们可以这样,每个剪纸的小朋友都先剪两张这种字母的图案,再剪其他的。”(大家一致赞成)
师:(内心很满意)“那就是我们剪纸区的第一个规则。那我请雪雪来评价一下你们这次剪纸游戏玩儿的怎么样?”
雪雪:“我觉得这次玩儿的很好,每个小朋友都很开心。”
师:“你们倒是开心了,刚刚有一张小桌子告诉我,他不开心,因为他的肚子上全是废纸,还有剪刀呢!”
雪雪:(突然想起来没有收拾整理区角)“我们的剪刀忘了送回家、没有把(剩下的)剪纸放进盒子里、还有垃圾(废纸忘了放垃圾筐)……”
师:(特别欣慰)“那怎样才能让这些事情不再发生呢?”
雪雪:“制定一个规则吧!”(主动提出来)
师:“那雪雪先来说说看吧。第一是先剪两张字母的图案,第二呢?”
雪雪:“第二是不能乱丢垃圾,我们可以准备一个专门的垃圾筐,把废纸放在里面。”
师:“那为了节省空间,可以剪完后把自己剪下的废纸屑捏成一个小球放在筐子里,你们觉得可以吗?”
幼儿:“可以!”
于是在剪纸角有了幼儿提出来的两个规则:第一是先剪两张字母的图案;第二是不能乱丢垃圾。
五、支持策略
剪纸教学是幼儿园游戏教学活动的重要内容,通过对剪纸教学质量的有效提升,能够更好地激发幼儿对于传统民间艺术的喜爱。对于幼儿的动手能力、想象能力和审美能力等综合素质能力都有提升作用。剪纸教学符合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通过肉眼可见的图形、色彩以及真实的创作过程,使幼儿感受到教学活动的乐趣。剪纸教育对幼儿生理方面的积极影响:益于培养良好艺术审美力;益于锻炼活跃大脑思维力;益于提升协调身体健康能力。在幼儿对该游戏产生兴趣时,教师不能打击幼儿的兴趣,而是要培养幼儿的兴趣,并为幼儿提供适宜的环境和氛围。
在幼儿遇到问题时,不应盲目介入,适时介入,教师应为等待者,在教师发现问题后并没有像以前一样很着急的指导幼儿该怎么做,而是选择当一名等待者。当把节奏慢下来,会发现幼儿更愿意主动地去承担责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此次活动中,教师则采取先描述自己看到的场景,支持幼儿发现并描述问题。接着如果幼儿没有想出更好的解决方法,可以提示幼儿向同伴求助。最后幼儿如果没有答复,那么等待并认可幼儿的沉默,鼓励幼儿再次尝试这种方式,使得幼儿自我约束,增强规则意识。
六、支持策略效果
在接下来的剪纸游戏中,雪雪在剪完一张纸之后自发的把垃圾捏成团放进垃圾筐里,顺带清理了自己和身边幼儿掉在地上的纸屑。还在剪的过程中,主动承担起“监督员”的责任,提醒剪纸的小朋友把自己制造的垃圾捏成团放进垃圾筐里,并在游戏结束后,主动把垃圾筐里的垃圾倒掉。
七、反思
在与雪雪的家长进行沟通时,家长介绍到,孩子的榜样是父母,在家里为孩子树立良好榜样。并帮助幼儿了解基本行为规则,如红绿灯的遵守。体会规则的重要性,学习自觉遵守规则。
在幼儿园的区域活动中,教师应做到创设情境,让幼儿体会没有规则的不方便,鼓励他们讨论制定规则并自觉遵守。对幼儿表现出的遵守规则的行为要及时肯定,对违规行为给予纠正。
结束语
幼儿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也需要一个完全自由的时空才能不断地在错误的过程中摸索寻找到一个最有效的办法。只有孩子在前,老师在后,帮助幼儿发现矛盾的症结,而不是直接介入,拿出现成的答案。当一个等待者,静待花开。让幼儿有一个自我展现,自我纠错的机会。
参考文献
[1]汤彩萍.幼儿园开发剪纸园本课程的价值[J].学前教育研究,2013(7).
[2]余雯娟.幼儿园剪纸教学选材初探[J].时代教育,2015(8).
[3]蔺雅琼.谈幼儿剪纸教学活动的意义及有效性策略[G].学周刊,2019(17).